欢迎访问仪器知识网!XML

首页 > 仪器原理 >磁阻式转速传感器的结构及原理

磁阻式转速传感器的结构及原理

admin 2023-09-25 10:11:35 次浏览

       磁阻式转速传感器包括无源和有源两种类型。前者应用已久,且较广泛,它的基本结构是由一根强磁棒,外绕绝缘铜丝线圈,装入不锈钢螺管内。当前端与旋转的导磁性能良好的测速齿轮盘靠近时,由于齿顶和齿谷交替移动,导致磁通量的交替变化,在线圈内感应电动势,通过电缆线输出正弦波电脉冲信号,电脉冲频率与旋转速度成正比, f=Cp×n/60, CP为传感器每转输出电脉冲个数,即为齿轮盘的齿数。正弦波的电脉冲信号电平与转速成正比,同时也受齿轮模数、材料导磁率及传感器前端与齿顶间隙的影响,间隙通常不可小于0.5mm,信号电平必须高于二次仪表允许的最低电平,通常为0.2~0.3V(有效值)。此参数决定了转速传感器与二次仪表配套测量的下限转速。

 

       磁阻式转速传感器有高阻和低阻(即线圈的电阻值)两种类型。二次仪表的输入阻抗与此的比值也制约下限量程,输入阻抗越高,二次表的测速灵敏度越高,可测下限转速也越小。磁阻式测速传感器的测速下限不应大于100r/min,通常在50r/min上下,品质优良,且与二次表良好匹配的可测低至20r/min的转速,而较高转速的测量相对容易实现。优质产品可达2~3万转/min。

 

       现代新发展的一种有源磁阻式测速传感器,在螺管内加装了对电脉冲信号的放大整形滤波电路,直接输出比供电电压低约0.3V的方波电脉冲信号,对其性能作了较大改进,可以测量高达20000r/min的转速。但因电子元器件不耐受高温,军用级的产品也只能达150℃,而耐高温漆包线可达350℃


本文: 《磁阻式转速传感器的结构及原理》 ,链接 http://yqjyan.com/yuanli/1600.html

搜索
标签列表